前段时间一则不幸的新闻引起大家的热议——“深圳36岁IT男猝死酒店马桶上”,让过劳死和加班这两个关键词一再进入人们的视野。 加班对于大多数的IT从业者是家常便饭,过劳死的新闻在近年也越来越多。曾在网上看过相关的资料说IT行业是过劳死的重灾区。
“一家点评网站从压力指数出发,梳理了三十家压力最大的公司,其中,IT/互联网行业占比33%,成为压力最大的行业。IT行业俨然成过劳死“重灾区”,此前,由中国医师协会等联合发布的一项数据也显示,IT行业“过劳死”年龄最低,平均只有37.9岁。而京沪等一线城市六成白领过劳,有76%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。”
如果IT行业是重灾区,那么互联网公司更加是重灾区中的重灾区。对于国内互联网公司,加班几乎是常事,却不一定能够享受应有的法定待遇。好吧,你会说地球人都知道互联网公司加班多,但为何这么多加班呢?作为一只混迹大大小小互联网公司依然在苦逼挣扎中产品狗,今天决定在加班中百忙抽时间写篇文章深入分(tu)析(cao)一下加班狗是怎样炼成的?
每个公司或每个加班者加班的历史原因、发展历程、导致结果都是多种多样的,在此我们姑且按照客观因素和主观意识将加班的人分为两种群体,一种是自主加班族,另一种是被迫加班族。
在主动加班族中,以下几类群体尤其常见:
年轻穷逼新鲜人
该族群的特点是年龄低、收入低、职位低,属于三低人群。多数是刚毕业不久的社会新鲜人, 可能孤身一人在北上广打拼,同时也属于典型的三无青年:无钱、无房、无性生活…下班回家后,独自宅在出租屋里,漫漫长夜不是LOL就是撸一撸,有的还连电脑都没有,更是惨无人道。相对来说,公司的环境就高大上多了,地方干净宽敞、空调冷气、水电免费,再加上现在的互联网公司还满“人性化”——公司包三餐或者包四餐(至于为什么包餐?你懂的),这个公司福利对该族群来说简直是天赐恩泽。所以下班后基本就把公司当网吧,也算是合理利用资源吧,上上网,看看视频,玩玩游戏什么的, 也算是过的有滋有味。
中年乏味大叔
这部分的人大概是某个部门的小主管或小组长什么的,30岁左右,通常已婚,家庭压力比较大。回到家一大堆家务琐事要处理,跟老婆的感情也淡了,夫妻生活也少了,孩子又还小。回到家比上班还累,老婆的唠叨,孩子的哭…想在家看个电影、玩个游戏什么的,那就是破坏家庭幸福和谐的滔天大罪了。与其回家做家务哄老婆带孩子,还不如在公司加班侍候老板来的轻松。
出卖劳力的血汗民工
该种族的宗旨是“赚的一分是一分”!没别的,纯粹是为了加班费或餐补(为了餐补加班,想想也是泪呀),虽然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加班费什么的都是浮云,但加班餐补这种接近人类道德底线的福利还是有的。在多赚几个钱的利益驱使下,透支生命换取金钱,赚的一分是一分。这种心态的人的人除了在互联网占了很大比例外,其他行业也不少,例如世界百强富士康的工人们….
也有些公司,名义上是不提倡员工加班,但老板的潜规则是按加班的多少来评KPI,KPI又决定了你拿到手的钱有多少,so…加班越多拿到的钱越多,于是广大胸怀大志的有为青年纷纷走上这条加班的不归路。当然,羊毛出在羊身上,你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远远比你拿到的多。
随乡入俗
这种人的公司通常有个一个特爱加班的老板,还有一群早就被培养成良好加班习惯的同事,所以即使没什么事做,下班后个个都都还逗留在公司,感觉正常下班就是不合群、不尽职、不道德。所以或为了融入公司、或为了惯彻企业文化、或为了在老板面前表现,这部分的人选择自愿加班或假装加班来博取表现。
被迫加班的群体相当的庞大,他们不仅通过加班来换取不成比例的收入,加班更是让他身心疲惫,敢怒不敢言。逼迫这帮人加班的自然是包括老板、公司高管、经理在内公司领导层,至于他们为什么要员工加班,原因也是五花八门的。
剩余价值理论的狂热追随者
这些领导深谙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发掘之道,致力于提高生产力,占尽员工便宜,榨干每一滴剩余价值。想尽一切方法增加员工工作量与工时,还搞什么末尾淘汰制,弄的员工身心受损,个个生怕自己肩上扛的工作不够多,生怕自己是最后一名然后被无情淘汰,最后员工个个都通过拼加班,拼工作量而获得生存的价值。
1 2免责声明: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,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,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,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、后门、不妥请联系本站删除!